做功德

发布日期:2017-03-16 浏览次数:
472
核心提示:请僧人诵经超度亡魂,俗称做功德。做功德时,孝子一切行为都听僧人指挥。先在灵堂上挂起大士画像、十殿阎罗、十八层地狱图等。僧
请僧人诵经超度亡魂,俗称“做功德”。做功德时,孝子一切行为都听僧人指挥。先在灵堂上挂起大士画像、十殿阎罗、十八层地狱图等。僧人先诵灵前经,继做“四出连”,若死者是男性,则只做“挨塔”和“过桥”,若死者是女性,则“挨莲池”、“过桥”、“礼血盆”、“散花”四个节目要做全。孝子孝女往往要大把施舍,为死者超度顶礼,散财买路。“挨塔”或“挨莲池”时,先将纸塔吊在厅中,由和尚诵经,遍请诸仙,然后执起引路幡,领着孝子绕塔或绕池而走。“过桥”则以椿椅摆开当桥,和尚在前引路,孝子奉香炉跟随过。“四出连”均有“请仙曲”、“引魂曲”等歌谣。
做完四出连,便请死者沐浴更衣,以便上天。厅中置一浴盆,中放清水,用新草席把盆围住,和尚执引魂幡放于席中,边摇铃边诵经,孝子则跪拜于地。然后烧冥衣,办粿品祭拜,烧库钱用具,给死者到阴司使用,俗称“追荐”。至此,做功德就算结束。连做几十天功德的也有。因此潮汕俗语说:“多钱多功德,少钱照快节。”
传说潮汕人做功德始于元代,因蒙古兵大肆屠杀拒降潮汕先辈,潮汕后辈为了纪念被杀的潮灵,就仿照佛教的盂兰会目莲祭母的故事形式,聚众念经,祈望为死者消除孽障,使之可往西方乐土。后世演化,成为民间做功德**俗。但做功德所耗资财不菲,多数贫家还是没有这一程序。
[ 资讯搜索 ]
[ 加入收藏 ]
[ 告诉好友 ]
[ 打印本文 ]
[ 违规举报 ]
[ 关闭窗口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