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殡葬 » 正文

孝文化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7-03-23  浏览次数:339
核心提示:孝的本质是子女对父母的敬顺,孝可概括为赡养父母、敬重双亲。儒家视孝为仁的根本。孝顺父母属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,这种传

“孝”的本质是子女对父母的敬顺,“孝”可概括为赡养父母、敬重双亲。儒家视“孝”为“仁”的根本。孝顺父母属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,这种传统文化在湖南丧葬习俗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:
(一)事死如事生的人本主义观念
“事死如事生”的思想自古至今一直左右着人们的丧事行为。其主旨就是要求人们在对待死者的态度上要与生者等量齐观。把“事死如事生”这一观念贯彻得比较明显的是“供饭”和“烧灵屋”。
“供饭”这一习俗在全国各地都比较流行,俗称“倒头饭”,进行这一仪式的意思是让死者在阴间不要成为饿鬼。例如在醴陵,孝家在逝者灵前供奉食品,虔诚地劝逝者把饭吃下去,好像他们真的能最后吃下似的。
“烧灵屋”是“五七”这一天要举行的最主要的祭奠仪式。按传统观念,人们大多相信人死后会有灵魂存在,现世中的人在逝世后可以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。因此,人们在以现实生活为原型的基础上,为死者即将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做好准备。“烧灵屋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其实,这里所说的“灵屋”,就是请专门的工匠用红麻的桔梗捆扎起来的房屋状的结构,在内部陈设一些必备的“生活用品”和“家具”。这些物品都是以现实生活为模型的,如衣物、橱具、柜子、电视机、手表等。
(二)对逝者浓烈深沉的悲痛
对长辈去世的哀痛之情既是自然流露,又是孝的体现。在整个丧礼过程中,晚辈们竭力宣泄内心的哀痛之情,其中将悲痛表现得比较明显和深切的有“哭丧”。
贯穿于丧葬全过程的一件重要事情,就是哭丧,这是中国的民俗文化中所特有的一种传统风俗。当老人去世后 ,其亲人都会痛哭流泪,哭得越悲伤,就越能表现对死者逝去的悲痛。
湖南许多地方的哭丧,在死者刚断气的刹那,便马上哭声大作;如果亲人要从较远的地方赶回来奔丧,几乎要从出发地一直哭到家门口,至少也是在回家的半路上就开始哭,回到家以后则进一步放声大哭,直到悲哀尽情的吐露出来为止。
同时需要注意的是,在丧礼中的哀伤要适度,不能以死伤生。如湘西土家族人的哭丧还有一种奇特的风俗,在办理老人的丧事时,丧家要请来“土老司”,即巫师作亡灵的化身,在火塘边与死者的亲属举行一场告别的仪式。在这一项仪式中,死者的儿女要唱不许亲人离去的歌,巫师则以老人的口气唱劝慰儿女放其离去的歌。
(三)对逝者深切真挚的怀念
家中若有亲人逝世,除了悲痛,孝家还会通过一些方式来表达他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情。这些方式有“招魂”、“唱夜歌子”等。
在老人刚刚断气的那一刻,活着的人为使死者能重新回到人间,向鬼神祈求,希望让他的灵魂从阴森的冥界回到尸体上来,这就叫“招魂”。在巫风盛行的湘楚之地,招魂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。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屈原在他的楚辞中就有专门的一篇叫做《招魂》。屈原写这一篇的本意是为他所忠心事奉的楚怀王招魂,诗中引用了很多楚人的招魂习俗。
在我国汉族地区都有唱丧歌的习俗,湖南称之为“夜歌子”。“夜歌子”(又称“孝歌子”)所唱的内容十分丰富,有唱表达孝道的,有叙述妇女生儿育女的,也有表达离别之情的等等。如在常德桃源,家中若是母亲逝世,夜歌子中一般会有“目连救母”的故事。这是一个从西晋流传到现在的佛教故事,它的关键在于故事劝人向善,劝子行孝。
(四)对逝者一路平安的祈望
湖南人的灵魂观念极重,湖南自古就有“巫楚之地”的说法。人们认为灵魂不会灭亡,可以独立于肉体存在,灵魂在另一个世界活着。因此,理所当然人们也希望逝者能在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路上一路走好。这种美好期望体现在许多地方,比如 “娱神(尸)”等。
“娱神(尸)”,这种习俗是由于湖南受“巫楚文化”较深而特有的。在湘西土家族的葬礼中,流行“跳牌”和“跳流落”,这是一种丧葬时的歌舞活动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乐鬼,因为他们认为人死了以后,总会有鬼来纠缠,要想办法把鬼缠住,鬼就不会再来骚扰活人和死人。这也叫做“闹尸”或者“乐鬼”。
湖南的巫文化表现在丧葬习俗上的内容非常广泛,人们在办丧事期间也广泛盛行以歌舞闹丧的形式。岳阳地区沿袭过去古老的风俗,吊唁者通宵围坐在丧家,敲锣打鼓设宴唱叫。衡阳地区除了亲友邻居聚集一处通宵达旦地唱闹以外,还要请巫师前来犒劳鬼神,也是为了搞好与鬼神的关系。
(五)庇佑子孙、家族兴旺的祈许
虽说办丧事是孝家为逝者而办,但其中也包含了孝家希望逝者能庇佑后代,使家族兴旺的祈许。下面从“点主”和“墓地选择”等几个风俗来说说。
湖南新宁有“点主”这一风俗。“点主”仪式是新宁丧俗中最隆重的一项,它的功能是泽佑后代。“点主”仪式中领祭人封赠死者后人“前光百代、后裕万年”和“荣华富贵、长发其祥”,这些都体现了生者希望通过隆重的纪念仪式祷告亡灵,祈求吉祥如意的愿望。
 
中国民间崇尚风水之说,尤其在人死后选择安葬的墓地方面,笃信风水对死者本人和他的后代都至为重要。古人相信:相地得宜,则宅邑平安,人丁盛旺,子孙多福,相地失宜,则宅邑闹鬼,衰败萧条,殃及子孙。湖南地区选择风水之地的风俗也有自己的特点。这里的地形多丘陵地带,也有一些山地,所以当地的习俗多倾向于把坟地选在山坡上,民间称出殡为“上山”。墓地大多选在地势高、地面平、背风向阳、面前开阔、绿树常荫之处。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