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殡葬 » 正文

中国普遍的丧葬礼仪五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7-04-17  浏览次数:337
核心提示:五、葬日仪节(一)仪节流程:  家奠转柩公奠安钉启灵葬列放栓安葬辞客祀后土点主祭墓返主安灵(二)仪节简要说明:  1.转柩
 五、葬日仪节

(一)仪节流程:

  家奠→转柩→公奠→安钉→启灵→葬列→放栓→安葬→辞客→祀后土→点主→祭墓→返主→安灵(二)仪节简要说明:

  1.转柩:

  一般由宗教师(道佛人员)指挥,并由抬柩人员抬之,视丧家场地大小而有三种方式:

  (1)直接将灵柩移至礼堂灵案内。

  (2)移柩至礼堂灵帏之后面。

  (3)若礼堂空间狭小无处可放,则只由抬柩者轻轻移动一下象征移柩。

  由儿子与长孙各执杖与招魂恭请灵位与香炉、安灵位于灵堂前中央位置,会场人员应肃立恭迎。原来停柩处置一木炭火炉以除湿取旺,放碗筷若干把(一个儿子一把),另置一桶水内放钱币,以祈「钱水活络」,并置一圆形竹器内盛发粿及十二粒丁仔粿(闰年加一粒)以求添丁发财。或加一把箍桶篾以警子孙须团结。

  ※奠礼前之准备:

  观念:

  ◎奠礼应庄严肃穆,故孝眷不宜在奠礼进行中嚎啕大哭,以致影响奠礼的次序。依「国民礼仪范例」第十七条:亲友之丧,应临吊展奠,道远者得函电致唁;奠吊时,应肃穆静默。故奠礼进行当中不论任何人(包括宾客、葬仪工作人员、乐师等),不可聊天、走动、吸烟,以表示对逝者之尊敬,只有灵前香烟缭绕。

  ◎所有约雇乐团与阵头只是供行列用,绝对不可占用奠礼进行的时间与妨碍肃穆感,不应有「假哭」或「请人代哭」的现象,更不应要求家属在地上爬行。

  ◎奠礼务必依讣闻内所定时间进行。不可称「告别式」(日语),亦不可谓家祭(除服之日始日祭)、公祭(先圣先贤,对国家社会有功之人士始用之)。

  ◎各项工作人员各就岗位及敦请宾客就位,家属除儿子与长孙在柩边准备引炉外,其余子孙应在奠礼十分钟前进入会场的最前方席位入座(准备参加宗教仪式)。

  ◎司仪人员宣布奠礼开始时间、家奠礼进行时间、公奠礼开始时与礼成发引时间,以便让亲友与工作人员心理有准备。

  2.家奠礼仪式:

  ◎家奠礼时间按内亲外戚人数多寡而定,通常以二十分钟至四十分钟为宜。

  ◎依「国民礼仪范例」第四十八条家奠礼其仪式如下:

  (1)奠礼开始。

  (2)与奠者就位。

  (3)奏哀乐(不用乐者略)。

  (4)上香。

  (5)献奠品(献花、献爵、献馔)。

  (6)读奠文(不用奠文者略)。

  (7)向遗像或灵位行礼(本款之行礼指鞠躬或跪拜,直系卑亲属家奠时行跪拜礼)。

  (8)奏哀乐(不用乐者略)。

  (9)礼成。

  ※家奠礼中每一个单元皆以此仪式行礼,既庄严又隆重,每一个单位的奠礼时间约一分钟。未完继续查看

 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