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观念认为人死后会变为鬼,在阴间生活。为了让死去的亲人能在阴间生活得好一些,同时也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孝道,往往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丧葬仪式。
送终 病人在病危的时候,子女们要守候在病床前,一方面要尽力抢救,同时也要听病人的临终遗言。病人将不久于人世,家人都要守候在身边,俗称送终。通常认为一个人若是在临死前,佳能特别是子孙们都能为他送终,被认为是有福气的人。
移尸中堂 病人在家中离世后,要将尸体清洗干净,换上寿衣,然后移至厅堂停尸板上,俗称移尸中堂。尸体所穿寿衣,也有很多讲究,从3个领头到10几个,但是必须为单数。放置尸体时要头朝南脚向北。这中间要卸下厅堂的所有木板,传统观念认为打开正门,以方便死者的灵魂出门。在大门榄内放置一碗清水,俗称迷魂汤。还要在死者的脚旁点燃一盏油灯,据说是给死者去阴间照明用。
设牌位 灵堂内要设置灵台,上面摆放灵位,灵位一般用素绫或者纸做成,在中间写上逝者姓名。传统认为,死者年龄在50岁以上,不管是老死还是病死的,都是寿终正寝,这样的丧事俗称“白喜事”,在灵台的桌帷上家红色镶条;其他的桌帷要用蓝色布。
做三朝 一般都是在死后的第三天进行的,大殓之日,亲朋好友汇集一起,悼念着都会准备一份礼物,现在大多数送钱、送面、花圈等。和平时的酒宴一样,以荤菜为主,但是不能缺“豆腐羹”这道菜,俗称“豆腐饭”。
哭丧歌 旧时,上海郊区的女子,人人都会哭歌。以前的小姑娘,利用插秧、摘棉花的时间,拉着年长的人学唱“哭嫁歌”和“哭丧歌”。当时的人们,红白喜事花样的一套又一套。在死者“三七”、“五七”的时候,媳妇凌晨4点天未亮就要开始哭,这种哭俗称“开大门”,表示死者见阎王钱一路要过十几道门,连哭20多分钟,一句唱词都不会重复。
葬俗 旧时要将灵柩安置入墓,墓上覆土如山,古时称落葬为“进山”。一般都是请风水先生选定墓地,称为“选阴宅”。在老人未逝世前就已经筑好坟墓。安葬那天,把棺柩放入坑内,子女在棺上掩盖黄泥土或者由泥匠砌成半圆形坟墓,墓地周围种植松柏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