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殡葬 » 正文

中国国葬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7-05-01  浏览次数:664
核心提示:国葬,以国家名义为有特殊功勋的人举行的葬礼。国葬是一种葬礼的规格,代表了国家对逝者高度的崇敬。国葬在许多国家都存在,如中
 国葬,以国家名义为有特殊功勋的人举行的葬礼。国葬是一种葬礼的规格,代表了国家对逝者高度的崇敬。国葬在许多国家都存在,如中国、日本、美国等。
 
 
国葬,以国家名义为有特殊功勋的人举行的葬礼。
 
中国国葬
 
中华民国时期
 
1916年12月18日,国会通过了第一部《国葬法》。
波兰为总统卡钦斯基夫妇举行国葬
 
蔡锷:1917年4月12日国葬于长沙岳麓山
 
黄兴:1917年4月15日国葬于长沙岳麓山
 
孙中山:1925年3月14日国会非常会议决议国葬。1929年6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"奉安大典",国葬于南京中山陵
 
1930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发第二部《国葬法》。
 
谭延闿:1930年9月国葬于南京灵谷寺
 
卢师谛:1930年12月去世,国葬于南京紫金山
 
黎元洪:1935年11月24日国葬于武昌卓刀泉南土宫山
 
唐继尧:于1936年改公葬为国葬,补行国葬仪式
 
段祺瑞:1936年11月2日国葬于北京香山
 
胡汉民:1936年6月17日国葬于广州市郊
 
邵元冲:1937年3月9日国葬
 
朱培德:1937年3月13日国葬
 
熊希龄:1937年12月25日国葬
 
刘湘:1938年2月14日国葬于成都市郊
 
谢持:1939年5月6日国葬于成都市郊
 
林森:1943年8月国葬于重庆市
 
蔡元培:1947年5月10日国葬于香港
 
张自忠:1940年5月28日国葬于重庆林园
 
佟麟阁:1946年7月28日国葬北京蓝涧沟
 
1948年5月19日,国务会议通过六先烈国葬案,为柏文蔚、陈其美、张继、郝梦龄、李家钰、覃振6人举行国葬
 
戴季陶:1949年4月国葬于成都
 
1918-1925年间广州政权所举行的国葬
 
程璧光:1918年3月2日国葬
 
李仲麟:1920年国葬,1928年迁墓穴至岳麓山
 
林修梅:1921年国葬,1928年迁墓穴至岳麓山
 
伍廷芳:1924年12月3日国葬
 
廖仲恺:1925年8月国葬于广州沙河顶驷马岗,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再次以国葬仪式附葬于中山陵旁
 
实际上自1948年《国葬法》修法之后,中华民国政府从未援引《国葬法》规定举行国葬,因此严格来说列名于本小节者仅能说是拥有相当于"国葬"规格的葬礼。
 
折叠中华人民共和国
 
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无公开的国葬规定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》规定,国家主席、全国人大委员长、国务院总理、中央军委主席、政协主席等人逝世后可下半旗志哀。
 
一些政府参与操办的高规格葬礼有类似国葬的成分,并从下列方面可分成等级:
 
官方讣告用词、媒体报道的显著程度和持续时间;
 
遗体告别、灵车移送、追悼会仪式的参与规模、到场的政府官员人数和级别;
 
护送去火葬场的礼兵人数、下半旗天数等。
 
实际举行的葬礼中,规格最高者为毛泽东和邓小平(其中毛泽东因其遗体没有最终处理,严格地说只是悼念仪式而不是葬礼)。这两次的讣告都以《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》的名义发布,同时报纸刊登巨幅遗像,官方媒体对其逝世和悼念的报道持续一个月左右,其各主要仪式均有现任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最高领导人出席。
 
受礼人员
 
毛泽东
 
周恩来
 
朱德
 
宋庆龄(中共中央、全国人大常委会、国务院发布公告明文宣布国葬)
 
邓小平
 
霍英东
 
五八事件中遇难的三名记者
 
汶川地震遇难同胞
 
玉树地震遇难同胞
 
舟曲泥石流遇难同胞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