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殡葬 » 正文

廖禹十六葬法(2)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7-03-12  浏览次数:490
四、突之四穴
1、挨穴葬义
扶者傍也,傍就其生气,故名曰挨。突象既彰,阴脉微现,求其上来处,又急底于下止处,又缓乘其中,犹恐伤顶跨,其脊切虑难骑,渺茫无际,恍惚无栖。无栖则捉摸莫定,无际则居止无依,故步其微突之脉,折其曲直之宗而挨之。庶上不投其急而暴杀已和,下不受其寒而阴气旋复不乘,中而断其来不贴脊而绝其去。傍挨生生之气,爰直化化之原。挨与倚相似,而挨则倚之切;倚与挨各别,而倚则挨之宽。可挨处如种之方芽,龙之将蛰,当挨处形如转皮,气如仰掌,阴脉易见,阳脉难明,细观分穴之文,吉凶有如立见。
(挨者,傍也)。
  傍切其生气。突象既彰,阴脉单现,渺茫无际,恍惚无栖。无际则居止难定,无栖则捉摸难依。(注:厥;《四库全书》一段空白,故添列廖瑀批注如下。)须傍藉生生之气,借资化化之机,上不投其急而暴气冲和,下不受其寒而阴气旋复,此挨之法也。挨与倚相似,而挨则倚之切;倚与挨各别,而倚则挨之宽。可挨处如种之方芽,龙之将蛰,当挨处形如转皮,气如仰掌。
(廖瑀批注:挨者,傍也,傍就其生气,故名曰挨。突象既彰,阴脉微现,求其上来处,又急底于下止处,又缓乘其中,犹恐伤顶跨,其脊切虑难骑,渺茫无际,恍惚无栖。无栖则捉摸莫定,无际则居止无依,故步其微突之脉,折其曲直之宗而挨之。庶上不投其急而暴杀已和,下不受其寒而阴气旋复不乘,中而断其来不贴脊而绝其去。傍挨生生之气,爰直化化之原。挨与倚相似,而挨则倚之切;倚与挨各别,而倚则挨之宽。可挨处如种之方芽,龙之将蛰,当挨处形如转皮,气如仰掌,阴脉易见,阳脉难明,细观分穴之文,吉凶有如立见。)
2、并穴葬义
并者合也,合并其生氨,故名曰并。突象两彰,阴脉垂现,如浮鸥傍母之形,若嘉栗吐华之势。投其左则情意不专,投其右则生气不固。生意不固,直亡阳之杀;情意不专,直阴驳之祸。或两脉显其短长,或二突露其大小,相依不散,理势通同,故乘其短而小者穴之,合其大而长者并之,则理气合一而不散,元辰完而不伤,此义似觉易明,吾言无事迭琐。
3、斜穴葬义
斜者切也,斜切其生气,故名之以斜。凡见突显之脉,直下棺体,切莫受首。挨其弦则脉落不到,就其顶则脉势专强。不到之处谓之退落,专强之中谓之刚雄。刚雄阳中之阳,偏阳不生也。退落阴中之阴,偏阴不成也。故斜而切之,斜则不直受其暴气,切则不疎远其真情,凶可去而吉可得,祸患远而福气滋,可斜处两金,担木一线,穿珠当斜处,阴见于阳,阳见于阴,阴阳迭运,急缓相济,而斜穴之名义立矣。
4、插穴葬义
插者下也,下插其生氨,故名之以插。凡见突脉之斜,须详作穴之义,迎其来则去处牵扯,就其止则来处悠长,故乘其过续之中而插之以枯朽之骨,庶来气磅礡,源源不绝,转气茂盛,浩浩难尽,鬼福及人自有效验。可插处脉见活动如横抛之势,当插处穴情昭著似直撞之形。横抛之势则力愈健,直撞之形则情益专,愈健而愈见功效,益专而益见悠远,而插法之理致尽矣。
挨并斜插四大作法,罄尽底蕴,开示良知。挨似天穴、并似地穴、斜插似人穴,统同也。似天非天、似地非地、似人非人,辨异也。大抵天地人大本也,挨并斜插大原也,本原既立,则辄行辄效,往钦哉。
地理由于一元,本于五行,根于太极,判于阴阳,是生两仪。脉息窝突,是生四象,十六作用倍于八卦,每一法变四,四四一十六,终六爻之义,共八八六十四法,分配八八六十四卦,八八六十四卦不出乾坤姤复之中,八八六十四法不出脉息窝突之外,仍有抛接辍迎等穴,自可以类推之。 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